【当代艺术】将“布衣百迹”群展带回康乐村现场 推动艺术与社区融合

本文转载自当代艺术,点击此处,查看原文链接

4月13日,作为“扩展的观念:博伊斯与中国”公共艺术系列项目之一,“布衣百迹”康乐村社会现场·在地对话工作坊在海珠区凤阳图书馆成功举办。活动包含两个环节:首先,参展艺术家带领观众进行“布衣百迹”群展的导览和现场对谈;其次,举办制衣产业工人卡通群像的丝网印工作坊,共吸引27位报名者,现场参与人数超过50人。在地对话工作坊于4月13日下午14:30开始,并于17:00圆满结束。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课程负责人任倢在活动开始时介绍了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展览实施情况。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兼课程发起人陈晓阳在致辞中强调,《在地实验》作为一门有十年历史的必修课程,课程的核心宗旨致力于将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作为未来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社会现实,并思考艺术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最后,任倢对启创基金会、凤阳图书馆、满天星公益等支持机构表示了感谢。多方的支持使展览得以顺利在社会现场举行,推动了艺术与社区的融合,促进了艺术教育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在现场,艺术家们分别介绍了他们的作品和调研故事,深入探讨了康乐村多个方面,包括流动人群的生存现状、服装产业的异化、劳动者的个人价值、外贸文化的挑战,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变化。在调研的基础上,艺术家们尝试在作品中展示临时工的生活状况、冚车工无偿的穿线时间,以及村里孩子们的生活状态等现实问题。

在导览环节中,观众们踊跃提问,对社会性艺术如何更有效地融入社会现场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地观众基于自己的视角,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探索在地艺术作品的更优表现形式,以及这些艺术作品如何能够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等。

导览结束后,《自由的状态》作者郑洋洋带领观众们一起开展丝网印刷工作坊,共同体验了印刷艺术的乐趣,印花的来源是郑洋洋创作的康乐村临时工卡通群像。工作坊在现场工作人员秩序维护下有序进行。现场的大朋友、小朋友都玩得不亦乐乎,并且收获了独一无二的自制印花布袋。

新快报1.png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在展出约瑟夫·博伊斯的重要文献展“扩展的观念——博伊斯与中国”。博伊斯作为二战后德国社会性艺术尝试的先驱,其作品和理念为当代艺术教育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布衣百迹”展览及对话工作坊作为“博伊斯与中国”的公共艺术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广美的社会性艺术研究课程和展览,推动中国社会现场对艺术研究、展览和教学的关注,增进公众对当代艺术及其关注问题的理解。

康乐村原为广州河南的一个传统村落,土地属泥肉菜田,以蔬菜为主要经济作物。新中国成立后,海珠区被作为广州市重要工业基地加以建设,以轻纺工业为主,电器、机械、纺织、橡胶制品、烟草加工为海珠地区五大工业行业。工业化与商贸环境的不断发展,使农业用地逐步让渡为工业和房地产用地,康乐逐渐褪去原始的样貌。80至90年代间,中大街边零散的布匹交易随着海印桥桥底毛线自由市场的迁入逐步形成中大布匹市场,直至2005年广州国际轻纺城建成开业。以中大布匹市场为产业中心向外辐射,产业链的扩张与进驻吸引了大批外来劳动人口,康乐村从传统村落模式跨入城中村进程并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

于4月13日至4月20日举办的“布衣百迹”群展是围绕康乐村至广州轻纺城区域的一次观照与思考,从流动人群的生存现实、服装产业的异化、劳动个体的价值、外贸文化的境况与城市化变迁等多个视点出发,呈现了康乐村居民和纺织业从业人群复杂而多元的生活境遇与劳作。本次对话工作坊将“布衣百迹”群展带回康乐村的现场,与公益机构、社区居民一同讨论在地艺术实践对于社会现场的反馈以及社会雕塑在中国社会现场的意义。